解讀《茶業(yè)研究》月刊
茶友網首頁 個人中心
下載APP 下載APP
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

解讀《茶業(yè)研究》月刊

1941年9月,浙江衢縣的東南茶葉改良總場改為財政部貿委會中國茶葉研究所,茶葉改良總場場長吳覺農改任茶葉研究所所長。1942年,中國茶葉研究所由浙江衢州的萬川,遷址至福建崇安的赤石企山茶場。在當時的戰(zhàn)事緊張、條件艱苦、經費短缺等極為困難的條件下,吳覺農帶領蔣蕓生、葉元鼎、王澤農、莊晚芳等一批茶學家,同心同德,任勞任怨地在崇安赤石開展了茶樹良種繁育、茶葉機械加工和制茶化學等研究工作;同時還編輯出版了《武夷通訊》、《茶業(yè)研究》等茶葉學術期刊,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。

1943年7月1日,吳覺農先生任主編的《茶業(yè)研究》月刊正式創(chuàng)刊,編輯兼發(fā)行者是:財政部茶葉研究所及貿易委員會外銷物資增產推銷委員會?!恫铇I(yè)研究》月刊的辦刊宗旨是:“本所以學術研究有賴文化之發(fā)揚與促進者,相關殊為密切,惟關于茶葉刊物,專作學術問題之研討者,求之國內,尚未之見,為開展茶葉問題之廣泛,討論并報道研究工作之過程與結果,以為茶葉改進之張本計,爰有《茶業(yè)研究》之編印?!薄恫铇I(yè)研究》月刊為十六開本,每期三十二面,約可容納三萬二千余字;每期印刷發(fā)行五百份,除分贈各有關機關交換資料外,還擬定了相應的訂閱辦法;零售定價是按照印刷工料費核定的。用編者的話來說;“主要是收回一些成本?!比缡牵幷哌€在刊物上登出了有關《茶業(yè)研究》訂閱和零售的啟事,“一是本期零售國幣一百元。二是預定須收國幣二百元,款到后即出收據,每期出版后首先寄上,于款盡時結算通知,再收定款。本刊預定戶九折優(yōu)待,郵費免收,掛號另加?!笨梢姡恫铇I(yè)研究》還是很重視刊物的訂閱及零售事項的?!恫铇I(yè)研究》的編輯、發(fā)行以及茶葉研究所的地址,都是在福建崇安赤石的企山茶場。所以還特別注明,印刷者為東南合作印刷廠,廠址亦在崇安赤石。說到這個東南合作印刷廠,編者說:當時大家對油印的《武夷通訊》不甚滿意,盡管有過很大的努力,卻無法去盡一切的缺點——如篇幅太少,容納不了長篇大論的文字;如紙張單薄,印刷不明(晰),無永久性等。……正當大家對個刊物抱著厭倦態(tài)度的時候,東南合作印刷廠在吳(覺農)所長和全供處東南分處,陳伸明先生的奔走中成立了”。

茶葉研究所遷移到閩北武夷山時,雖然設備是因陋就簡,但人才卻是網羅盡致,匯集了一大批茶葉專家和專業(yè)工作者,他們在進行繁忙的茶葉科學研究和辛勞的實驗工作同時,也是積極認真地撰寫科學報告、茶事調查、茶學研究文章以及譯述資料等等;如王澤農先生就在《茶業(yè)研究》發(fā)表了“灼燒法制造咖啡堿”、“整理武夷茶區(qū)計劃書”、“武夷茶巖土壤”等;呂允福先生發(fā)表了“珠茶機械制造法”等文章。在《茶業(yè)研究》的《論著》欄目里,吳覺農,陳舜年先生發(fā)表了“戰(zhàn)時茶葉統(tǒng)制政策的檢討”,“研究與報導”等;陳為楨先生發(fā)表了“各種茶菁制造紅茶比輕試驗”,呂增耕發(fā)表了“水仙樹型剪定試驗初步報告”等論文。在《茶業(yè)研究》的《研究與報導》欄目里,刊發(fā)了茶葉研究所和中國茶葉公司合作試驗的成果《1943年紅茶分級試驗報告書》;還刊發(fā)了呂允福先生的“珠茶機械制造法研究”、劉河洲先生的“平水茶初制方法之改進劑商榷”、廖存仁先生的“閩茶種類及其特征”、陳觀淪先生的“紅茶碎切制造的研究”以及王澤農先生的“武夷茶巖土壤”等茶學研究文章。另外,在《專載》欄目里有蔣輯先生的“論華茶銷美”,在《譯述》欄目里有良鈞先生的“土壤與茶葉品質之關系”等文章。

為了使《茶業(yè)研究》的視野更加開闊,內容更加豐富;編者還是期望有更多更好的稿件;于是有了《茶業(yè)研究》的征稿簡則:“本刊以研究茶業(yè)技術,茶業(yè)經濟及其他一般當前茶業(yè)問題為宗旨,凡茶業(yè)論著,實驗報告,國外茶情及調查統(tǒng)計資料,均所歡迎。來稿不拘文體,惟須繕寫清楚,并加標點符號,如有插圖,請用墨繪;譯文請附寄原稿。除專稿外,來搞以五千字為限。來稿編者有刪改權,不愿刪改者請先聲明。來稿刊載與否,概不退稿,惟經投稿人預先聲明并附足回件郵資者,不在此限。來稿一經登載,酌奉薄酬,每面稿費約自壹佰元至貳佰元,并贈閱本刊。來稿請寄福建崇安赤石茶葉研究所編審委員會收?!蓖ㄟ^這個“征稿簡則”可以看,《茶業(yè)研究》的處境在當時是非常艱難的,尤其是在抗戰(zhàn)時期的福建崇安,不僅是生活艱苦,環(huán)境惡劣,而且是經費短缺。尤其是到了1944年的時候;“這一年間的物料工價,波動劇烈,給予我們公、私生活的打擊,大家都是親身感受到的?!倍恫铇I(yè)研究》“出到這一期,正滿一年,以后即擬改為不定期了……?!币驗椤坝∷①M用的赤字無法彌補,以及今年印刷費用的預算為數(shù)甚少;要在物價狂潮不斷上漲的今日,繼續(xù)出版,實在難于支撐了。但幾經商討,一則以目下國內茶葉研究的???,實在太少了,二則以本刊出版以來,屢獲多數(shù)讀者的熱誠鼓勵,送函寄以厚意;所以我們決定盡力之所及,于萬分困難之中,勉力維持,繼續(xù)出版,區(qū)區(qū)之意,深望讀者諒譽并希繼續(xù)予以指示與鼓勵,我們一定將感到無限的欣幸?!闭缇幷咚?,當時的中國,茶葉研究的刊物幾乎已經沒有了;早期上海的《茶報》、安徽的《茶聲》、《安徽茶訊》、浙江的《茶人通訊》以及香港富華公司的《茶訊》和《茶業(yè)界》等等,都因為各種原因而停刊了……

1944年3月,編者將《茶業(yè)研究》第二卷的一、二、三期編輯為合刊;編者說主要原因是為了節(jié)約經費與紙張,也是為了編輯手續(xù)上的便利;當然,實際原因還是因為經費嚴重短缺等困難;所以,編者“不得不把原定計劃略為變更。幸讀者諒之。”編者還在“卷頭語”中再次抱歉說:“第一卷以后的本刊,直到今日得與讀者相見,屈指光陰,延期半年多了。這對讀者真是說不出的抱歉……?!彪m然《茶業(yè)研究》的出版時間、出刊辦法等都有所變更或改動,但是,編者卻仍然是在努力地工作著;他們“于論著資料,仍當繼續(xù)編輯?!币驗樗麄儭吧钚叛芯抗ぷ餍枰L時間的不斷努力,需要同志間互相協(xié)助,資料的搜集與整理更是必要的。因此,我們竭誠盼望惠稿諸君仍能源源賜寄大稿與資料,敬當先為什襲珍藏,一有機會,泱予付梓,公之于世。

過了冬天,便是春天,我們的“春天”,已在不遠。我們依然抱著無限的樂觀,愿秉著我們所有的勇氣,來客服艱難,來迎接勝利。本刊的再將恢復定期刊,我們是會早日實現(xiàn)的,敢先以此寄語讀者諸君?!本幷哌€說:“本刊荷承讀者諸君踴躍訂閱,拜賜實多,稿費方面又承惠稿諸君不受薄酬,得助非甚少。然到了現(xiàn)在,以紙張印刷費,用之不斷上漲,使我們無法再進行繼續(xù)頂起發(fā)行。因此,本刊的方針,也就不得不暫行變更,惟有經費允許的條件下,隨時刊發(fā),竭荷讀者諸君愛護的厚意?!蓖瑫r,編者在刊物上登出了“敬告訂閱本刊諸君”的啟事;啟事本著對讀者負責的態(tài)度說;“一、本刊自二卷七期起改為不定期刊,不再預定。二、本刊定戶,除郵路梗阻之地點外,均已照訂單配寄。三、目前郵路梗阻各地定戶,所有訂閱之本刊,待郵路暢通,即當補寄。四、本刊第一卷合訂本已出版,原價三十元,茲以印費實屬高昂,改為七十元。

【摘自2018年第3期《吃茶去》雜志;作者:鄭毅(安徽黃山),系徽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、茶文化學者】

來源:舒曼茶話,信息貴在分享,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(lián)系刪除